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资讯 > 校园新闻

立德树人 | 家长学校(六十五):温柔守护成长:如何与青春期孩子避免“硬碰硬”的沟通智慧

撰稿:荣发园 校对:余婷婷 初审:唐维球 终审:何劲松 发布时间:2025-11-05 14:57:13 浏览:34 次 【字体大小:

理解青春期,沟通有妙招

  尊敬的各位家长,不知道您是否发现,那个曾经无话不谈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紧闭房门,言语变少,甚至时而表现出不耐烦?这并非孩子不再需要我们的爱,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表现。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避免与青春期孩子“硬碰硬”,建立和谐的亲子沟通。

  理解青春期:成长中的心理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如同在黑夜中骑自行车,既怕摔倒,又怕被催促。他们情绪“处理器”格外敏感,一次小失利、一句玩笑都可能引发情绪“过载”,而理性“防火墙”尚未完善,难以有效处理不安。

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自我意识感和自尊心明显增强。他们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偶尔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

  避免“硬碰硬”的三大沟通策略

  1. 先接情绪,再谈事情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最忌讳“情绪没平,道理先到”。当孩子带着情绪回家时,家长可以尝试“情绪反馈三步法”:

  • 一停:先闭上准备说教的嘴,给孩子一点时间表达情绪。

  • 二看:说出你观察到的情绪,别贴标签。例如,不说“你又在闹脾气”,而是轻声问“你看起来有点烦躁,是不是遇到烦心事了?”

  • 三猜:用“我猜”给孩子搭个台阶。比如“我猜你是不是怕这次没做好,我们会失望吗?”

  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时,紧绷的神经才会放松,从而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

  2. 以柔克刚,赢得孩子比赢了孩子更重要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攻击”,我们要做的不是硬碰硬,而是以柔克刚。你手段强硬,他能比你强硬一百倍,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有位心理咨询师分享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当发现女儿偏科却不愿接受帮助时,他没有勉强女儿,而是给她写了一封真挚的“求职信”,自荐担任女儿的“学习顾问”。这种“以退为进”的沟通,使女儿愉快地答应了父亲的帮助。

  3. 创建轻松沟通环境,每周30分钟“无压力闲聊”

  许多家长总觉得,跟孩子聊天必须围绕学习和成绩展开,可恰恰这种目的性聊天,让孩子越发沉默。试试一个有效的方法:每周抽30分钟,抛开成绩作业,只聊“无关紧要”的小事。

  可以问问孩子:“食堂里哪道菜最合你口味?”“和同学打球,谁赢了?”当孩子发现跟爸妈聊天无压力,那些藏在心里的困扰,就会在轻松的闲聊中自然流露。

  三个沟通“急救法”,化解情绪危机

  当孩子情绪激动时,别跟他“硬碰硬”,试试这3个“急救方法”:

  1. 用“我语言”代替“你指责”。把“你怎么这么磨蹭”换成“我担心你再拖下去会睡不够,明天上课没精神”。多表达关心,少指责行为。

  2. 用“写纸条”代替“追着说”。孩子发火时,别追着说教,写张便利贴:“饭在锅里温着,等你想聊了,我们一直都在”。文字更温柔,也给孩子台阶。

  3. 主动道歉不是丢面子,而是做榜样。若忍不住吼了孩子,可主动说“刚才我声音太大,对不起,我当时也着急了”,这不会失去权威,还能教会孩子接纳情绪、主动道歉。

  尊重孩子的成长需求

  对高中生认知特点,生命教育可循序渐进:

  正确认识生命:引导孩子理解“我们是有生命的”“生命的尽头是死亡”“每个人只有一条生命”等基本观点。

  充分尊重生命:培养孩子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自己生命的珍惜,明白“每个人的生命权神圣不可侵犯”。

  理解生命价值:引导孩子理解并尝试创造生命价值,结合时事新闻或生活经历,讨论不同人的生命意义。

  结语: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他们如同黑夜中的骑行者,既怕摔倒,又怕被催促。家长不应抢过车把替他们骑,也不该站在原地指责,而要递上一盏灯,告诉他“别怕,我陪着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