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合肥五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育融合”为路径,持续推进“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通过课程创新、活动浸润与实践拓展,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生态,成效显著。
一、劳动浸润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
今年秋季,合肥五中以校园自然资源为载体,成功举办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柿子采摘活动。活动以“丹柿映秋光·文脉润校园”为主题,将劳动教育、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学生在亲手采摘中体验劳动价值,在合作分享中感悟集体精神,在聆听校领导致辞与教师讲解中深化对“明理、笃学、善行、健美”校训的理解。这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思政课”,不仅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更成为“五育并举”理念的生动实践,让学生在收获果实的同时,收获了成长与认同。

摘柿子活动现场

丹柿映秋光,文脉润校园
二、场馆育人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堂提质增效
11月4日,历史学科高级教师陈勇在“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纪念馆”开设了一堂题为《抗美援朝》的历史思政课。通过实景教学、影像叙事与情感共鸣,将历史事件与精神传承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战地摄影中感受英雄气概、家国情怀。这节“场馆里的思政课”,打破了传统课堂边界,让思政教育走出教室、走进历史现场,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是合肥五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社会大课堂的又一有力举措。

陈勇老师在讲课

陈勇老师解答学生疑问
三、美育塑魂艺术资源融入思政体系润物无声
合肥五中持续深化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融合。今年10月,“张宜银捐赠版画作品展”在校园艺术馆隆重开幕,83幅版画作品不仅丰富了学校美育资源,更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学校以“将学校建在艺术馆里”为理念,通过展览、讲座、实践课程等形式,让学生在艺术浸润中提升审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近年来,合肥五中在“新徽派版画传承与美育实践”方面成果丰硕,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逐步构建起“红色品牌、安徽特色、科创赋能”的美育思政新生态。

版画开幕式许祖国书记讲话

学生在参观版画
合肥五中正以系统思维推进“大思政”建设,通过劳动实践、场馆教学、艺术浸润等多维路径,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五中样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