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资讯 > 校园新闻

立德树人 | 家长学校(三十四):让亲子沟通为成长赋能

撰稿:荣发园 校对:余婷婷 初审:唐维球 终审:何劲松 发布时间:2025-09-27 09:24:31 浏览:39 次 【字体大小:

  高中生涯节奏快、压力大,学期初的亲子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开端不仅能减少孩子的焦虑感,更能为整个学期的学习状态注入积极能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在新学期初期,通过有效沟通为孩子提供温暖而有力的支持。

一、学期初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

  高中生正处于 “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 的关键阶段,独立意识强烈,情绪波动较大,对学业和人际关系的敏感度较高。新学期开始时,他们可能面临以下挑战:

  学业压力骤增:新课程难度提升、学习节奏加快,容易产生焦虑感。

  人际适应需求:新班级、新老师或新同学需要重新磨合,社交压力明显。

  自我定位迷茫:对未来的目标感尚未明确,容易因阶段性挫折而自我怀疑。

  此时,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石。

二、新学期沟通的三大核心技巧

  1. 用“倾听—共情”替代“追问—说教” 

  当孩子抱怨“开学作业太多”时,不要急于纠正(如“别人都能完成,你要抓紧”),而是先共情:“听起来最近任务确实很重,是不是有点累?需要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安排吗?”。

  肢体语言比语言更有效:一个拥抱、一杯热牛奶,或简单拍拍肩膀,都能传递支持。

  2. 聚焦“过程”而非“结果” 

  少问“考试排名多少?”(结果导向),多问“最近哪科觉得有趣/有挑战?”(过程导向)。

  帮助孩子分解目标:将“新学期要进步”的大目标,拆解为“每周整理一次错题”“每天多问老师一个问题”等可操作的小步骤。

  3. 赋予孩子“有限选择权” 

  在无关原则的问题上让孩子做决定,例如:“周末你想先完成作业再放松,还是先运动一小时再写作业?”。

  自主感能激发责任感:当孩子感到被尊重时,更愿意主动规划学习与生活。

三、避免新学期沟通的“雷区”

  过度比较:避免“你看某某同学已经预习完第三章了”之类的对比,这会加剧孩子的焦虑。

  过度干预:不要替孩子安排所有学习计划,而是问“你希望我怎样支持你?”。

  忽视情绪信号:若孩子持续情绪低落、失眠或拒绝交流,可能是压力过大的信号,需及时关注。

四、实用场景对话示例

  孩子考试失利时:“这次没考好你一定很难过吧(共情)。我们一起看看哪些题目是粗心错的,哪些是确实没掌握好?(分析)下次需要妈妈帮你找些练习题吗?(支持)”。

  孩子抱怨老师时:“看来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让你不太适应(接纳感受)。需不需要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调整学习方法?或者约老师聊一聊?”(引导解决问题)。

五、给家长的特别提醒

  自身情绪稳定是沟通的前提:家长焦虑时,容易传递压力给孩子。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成为孩子的“定心丸”。

  小事积累大信任:每天10分钟的闲聊(如“今天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比一次性长篇大论更有效。

合肥五中心理辅导室寄语:

  新学期是亲子关系重新启航的契机。当我们用耐心代替急躁,用理解代替评判,孩子便能更从容地面对成长中的风浪。

  愿每个家庭都能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