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资讯 > 校园新闻

立德树人 | 家长学校(二十六)亲子沟通小课堂:倾听——通往孩子内心的金钥匙——倾听,是看见、是尊重,更是理解

撰稿:荣发园 校对:余婷婷 初审:唐维球 终审:何劲松 发布时间:2025-09-18 09:30:43 浏览:9 次 【字体大小:

  各位家长好!这里是合肥五中心理咨询室。我们之前探讨了如何“说事实”,今天我们来聊聊亲子沟通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倾听。许多父母认为沟通就是“谈、说、讲”,但事实上,“听”才是真正了解的开始。

为什么“倾听”如此重要?

  积极的倾听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是有价值、值得注意的。它不仅能促进亲子关系,更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效倾听的五项原则

  1.不要做价值判断:先耐心听完,不要急于下结论或评判。

  2.做个积极的倾听者:调动全身器官,感受对方言语和非言语的信息。

  3.反映孩子的情绪:尝试理解孩子的立场和情感。

  4.试着去了解孩子的话:确保你真正理解了孩子想表达的意思。

  5.好的沟通建立在良好亲子关系上:真诚的倾听有助于构建稳固的亲子关系。

  实战场景:如何做到积极倾听

  场景一:孩子考试失利,情绪低落

  •无效倾听:“没事,下次考好就行了。”(匆忙安慰,未接纳情绪)

  •积极倾听:“我看你有点失落(反映情绪),愿意和我聊聊这次考试吗?(开放式提问)”

  场景二:孩子与朋友闹矛盾,生气回家

  •无效倾听:“别生气了,这点小事至于吗?”(否定情绪)

  •积极倾听:“看起来你真的很生气(反映情绪),发生什么了?(鼓励表达)” 同时,保持眼神交流,传递专注和关心。

  成为积极倾听者的具体方法

  •使用开放式提问: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而不是仅用“是/否”就能回答的问题。

  •给予积极反馈:通过点头、简单的“嗯”、“我明白”等,让孩子知道你正在听。

  •避免打断:让孩子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运用肢体语言:关怀的眼神、前倾的身体、温和的表情都能传递你的专注和理解。

  •尝试“门把手效应”:平等、平和地倾听孩子诉说,像握住门把手打开一扇门,把交流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没有压力地表达。

  温馨提示

  倾听不仅仅是耳朵的工作,更是心的参与。它要求我们放下成见和说教,真正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当你开始这样做,你会发现,孩子有时需要的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能理解他情绪的倾听者。

合肥五中心理辅导室寄语

  人是社会性动物,沟通能提供心理支持。真诚的倾听是亲子沟通的基石,它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家庭中最温暖的力量。今天,你准备好放下手机,全身心地倾听你的孩子了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