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星火锋芒,启高三征程
怀必胜信念,静待征期
积跬步全力,共赴荣光
笔耕不辍,梦想可期
2026年高考,我们顶峰相见
七月的骄阳点燃奋斗的激情,铿锵的誓言奏响青春的强音。2025年7月3日下午,合肥五中高二级部各班隆重召开了以“蝉鸣终章:高二再见,高三你好”为主题的班会。本次班会邀请级部主任胡小平进行指导,2025届优秀学生代表张瑞涛分享学习经验,最后由全体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各班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从认识高三、走进高三、珍惜高三、展望高三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真正做到给步入高三的学子们加油鼓劲。
优秀传递:经验分享 迎接高三
2025届优秀学生代表张瑞涛向高二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经验。
学科学习:在框架与细节中搭建知识大厦
谈到自己擅长的学科,张瑞涛强调“打基础”是关键。他根据学科知识模块,系统梳理关键词与答题思路。“高三时间紧任务重,抓重点很重要。”这种“框架+细节”的学习法,让他的成绩显著提升。
时间管理:在专注与平衡中精准分配精力
说起时间分配,张瑞涛有自己的一套策略。他不认同“每天必须学完所有科目”的固定模式,而是根据课堂任务完成情况灵活调整晚自习时间。“如果课上已经掌握了知识点,晚自习就可以主攻薄弱项。”他还善用碎片化时间,中午背知识点、将卷子拆分成板块限时训练,既保证了单科学习质量,又不耽误整体进度。
心态调节:在坚持与互助中跨越低谷
张瑞涛在考试期间曾遇到过答题写不完的情况。“这时候只能逼自己加快速度,同时暗示自己‘一定能写完’。”这种自我激励的方式,是他在无数次模拟考中磨练出的心态调节法。
“高三最珍贵的不是分数,而是找到内驱力的过程。”他坦言曾在模拟考低谷期陷入迷茫,但当他坚定地找到高考的目标后,方向感便豁然开朗。
回顾高三历程,张瑞涛最想分享的建议是:“多听老师的话,因为他们的备考经验丰富,能根据你的优缺点给出个性化建议。”
张瑞涛用行动证明,优秀不是一蹴而就的天赋,而是在不断整理知识、调整方法、克服困难中积累的能力。在他的故事里没有“特立独行”的做法,却有着每一个普通考生都能借鉴的经验——脚踏实地,专注当下。
精准导航:科学备考 砺剑高三
年级部主任胡小平充分肯定了大家在前一阶段学习中收获的成果,提出了新学期的目标和要求。他希望同学们不断总结经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来,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此外,就“如何有效开启高三征程”,胡小平为同学们送上贴心的“行动锦囊”。从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的一轮复习核心要义,到高效利用错题本、科学规划时间、加强限时训练等实用策略;从预见可能面临的压力挑战,到提供积极心理调适、保证充足睡眠、坚持适度运动等心态管理建议,老师们倾囊相授,助力学子备考之路。
科学动员:积极心态 收获高三
各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以“时间—心态—目标—行动—誓言”为逻辑主线,构建了层次分明的高三备考动员体系。
时间管理教育具象化:通过“338天→278学习日→144560分钟”的阶梯式数据换算,将抽象时间转化为“每科402小时复习”的量化压力,用数据冲击唤醒学生的惜时意识,直指“上课走神、打瞌睡”等时间浪费行为。
心态引导兼具哲理与实操:以“荷花效应”类比学习的厚积薄发,将坚持的重要性转化为生动意象;“目标意识、心理暗示、远离内耗”三大法则,则为学生提供了可落地的心态调整路径。
目标驱动注重互动与可视化:通过“录取通知书”的条件互动,激发学生对目标的渴望与反思;便签纸书写理想大学的环节,将抽象目标转化为可见可触的行动锚点,强化内在动力。
行动规划强调细节与落地:以现实数据强调细节,指导制定“每日计划”与“阶段目标”,实现从思想动员到行为执行的闭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