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资讯 > 校园新闻

立德树人 | 行走的思政课(五)寿州古城探千年文脉 滁州山水悟琅琊诗情——合肥五中开展皖中文化研学活动

撰稿:邰敏杰 校对:余婷婷 初审:龚倪格格 终审:何劲松 发布时间:2025-05-07 10:18:28 浏览:693 次 【字体大小:

  2025年4月,合肥五中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旅行,先后前往寿县与滁州,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此次研学活动以“探寻江淮文化,传承历史智慧”为主题,带领学生们走进寿县古城墙、二十四节气馆、寿县博物馆,并转赴滁州游览镜园、吴敬梓纪念馆及太平古城,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第一站

寿县:触摸千年古城的历史脉搏

图片 1.png

图片 2.png

  研学首日,同学们抵达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的寿县,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城,以其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和丰富的楚文化遗存闻名。在寿县古城墙 上,学生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了解这座兼具军事防御与防洪功能的古代建筑奇迹。城墙上铭刻的历史痕迹,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智慧。

  随后,研学队伍走进寿县二十四节气馆这座新近开放的展馆,以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同学们通过沉浸式体验,回溯《淮南子》中记载的节气智慧,理解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在寿县博物馆,楚金币、鄂君启金节等珍贵文物,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楚文化的辉煌,加深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认知。

图片 3.png

图片 4.png

图片 5.png

图片 6.png

图片 7.png

图片 8.png

第二站

滁州:徜徉于文学与古建的魅力之中

  次日,研学队伍转赴滁州,首站来到镜园,这里以欧阳修《醉翁亭记》为文化背景,同学们在山水之间诵读经典,感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文人情怀。

  在吴敬梓纪念馆,学生们通过《儒林外史》手稿与场景复原,深入理解这位文学巨匠对科举制度的批判精神,思考古今教育文化的异同。最后一站太平古城,则以纯榫卯结构的缙福楼、古色古香的雕花建筑群,让同学们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匠心独运,并在互动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片 9.png

图片 10.png

图片 11.png

研学价值:行走的课堂,成长的历练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通过实地考察、互动体验,同学们将课本知识与现实场景相结合,深化了对历史、文学、建筑等学科的理解。同时,团队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正如一位参与学生所言:“站在古城墙上,触摸千年前的砖石,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鲜活的故事。这次研学让我们真正理解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

  合肥五中始终秉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此次研学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更多富有教育意义的研学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