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由安徽省教科院主办的“教研江淮行——皖美课堂”高中音乐学科教学展示活动在黄山市祁门县隆重举行。多位著名音乐教育专家与全省一线音乐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合肥五中音乐教研组积极响应,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全程参与活动,汲取先进教学经验,助力学校美育发展。
活动日上午开幕式后,三节高质量示范课依次展开。黄山市徽州区第一中学叶素琴老师以湘版《歌唱》模块课程《别亦难》为例,结合徽州地方小调,探究了艺术源于生活,深入剖析音乐情感表达的技巧。
马鞍山市第八高级中学马超老师执教人音版《祖国颂》,通过跨学科融合历史、地理、文学与艺术,展现音乐教学的多元维度。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的苏州市第六中学栗斌老师则以《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蒙古舞》为主题,结合舞蹈实践与音乐鉴赏,呈现了一堂生动的艺术融合课。
专家点评环节紧随其后,黄山市教科院王琴、马鞍山市教科院王明园、苏州市教科院王欢三位教研员分别对三节示范课进行深度剖析。王琴老师从“高中音乐教学多元化的实践与思考”角度,解读叶素琴老师的教学设计;王明园老师以“举一反三”为关键词,提炼马超老师课堂中的跨学科创新逻辑;王欢老师则通过栗斌老师的磨课过程,提出“应‘用’而‘构’”的实践变革理念,为高中音乐教学注入新思路。
当日下午,活动进入专题讲座与总结阶段。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主编莫蕴慧以《从“技术评判”到“素养生长”》为题,重构音乐课堂的观察维度,强调素养导向的教学转型;安徽省音乐教研员余含老师以《破局·重构·共生》总结发言,呼吁全省教师携手推进模块化教学的多元化革新与实践。
此次活动为我校音乐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契机,专家点评中提及的“跨学科融合”“素养生长”等理念,为校本课程优化指明了方向。未来,学校将深化课堂改革,探索更具感染力的艺术育人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活动的参与,彰显了合肥五中对美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视,也为安徽省高中音乐教育的协同创新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