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践行新课标理念,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进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实现学生高效和深度学习,合肥五中英语组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张豆豆、任路、王平、张雨露等几位青年教师相继带来精彩的课堂展示。
10月19日下午第二节课,高二英语组张豆豆老师带来公开课 《Enlightening a Mind》。首先,张老师以歌曲导入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学生略读文本,确定文章体裁和基本结构,为后续的深入阅读奠定基础。在深入阅读部分,学生详细阅读文本的前两段,了解人物背景,再展开对细节事件的获取、梳理和描述,并为语言输出做好铺垫。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斟酌文本细节,推论人物所展示的个性和品质,为探讨文本主题“教育(启迪)如何能发生”做好足够的支撑。在这节课中,张老师通过设计多个学生活动,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解读文本,探究主题,实现输入与输出之间良好的衔接。
11月23日下午第一节课,高二英语组任路老师以选择性必修二第六单元《From Page to Screen》为教学文本,开展“人与社会”主题群下的“大众传播媒介”子主题的教学。首先,任老师以《傲慢与偏见》的节选文字与对应电影片段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入话题情境。继而,通过设置What(对改编电影的态度)、Why(导致改编电影不成功的原因)等问题,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得出其论述技巧和语言特点并总结出Topic sentence--Supporting evidence--Concluding sentence的论述模式。随后,学生围绕主题“How to make successful adaptations”展开讨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语言输出。在迁移创新部分,学生联系个人实际,思考作为读者应如何理性看待改编电影,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1月30日下午第二节课,高一英语组王平老师进行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一课《Avatars》的阅读课教学展示。王老师以自己的微信头像为导入,引出话题“avatar”,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微信头像和选择头像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并获取段落的中心大意,最后通过“deep thinking”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合理使用虚拟形象进行网络社交活动的主题意义。在这节课中,王老师设计预测、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What is a good avatar?)以及解决实际问题(How to choose an avatar?)的能力,关注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关注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12月14日下午第二节课,高一英语组张雨露老师执教了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课《A Sea Story》。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围绕阅读文本主题,以背景介绍、故事开端、故事发展、故事高潮和故事结局为线索设置课堂教学问题链,既创设泛读情境,又给予精读背景,让学生在有效阅读任务的驱动下,完成对阅读文本框架的认知和内容细节的提炼。在课堂组织上,张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设置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文本解读循序渐进,充分利用课堂设计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氛围融洽,师生互动频繁。
每节汇报课结束后英语组教师都进行了深度的点评和剖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优秀的教师不是天生而成,既要有自身努力,也要有外力支持。这样的汇报课展示平台,凝聚了教师自身的努力,也汇集了其他老师真挚的建议和指导,同时也激励青年教师以更高的课堂质量为目标,精心设计、巧妙生成,发挥自身特长,从而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几位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活动虽已结束,但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没有止境。老师们将继续凝全组之力,集全组之长,精研教学,深耕课堂,行稳致远,做好学生学习发展的引路人,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光添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